大家好,我是角爸。
今天又是我來當主講人。
******************
一直以來,或者說這幾年來,
我一直在和我老婆(邊緣人格)相處,
可以描述成是一種「一直在學習著怎麼和邊緣人格相處的生活」
其中其實有許多很困難的關卡,
因為角媽本身是研究過這些文章與內容的,為了自我求助的緣故,
但也因此,恐懼感使她因爲熟知(官方)處理方式,
所以在初期的時候,不太能接受我提議看醫生求助,甚至也不希望我看書,
免得我從書上「學壞」,或是聽醫生的話,用很制式與官方的方式來「對付」她,
這些都只會讓她更加反彈。
所以自行摸索相處方式一直是我們的定調,
而幾年下來,一直都有一點一點地改變,她自己也改變了,我也改變了。
最近因為新增的改變是角媽覺得時機成熟,開始創立粉絲頁,
想將我們的心路歷程跟世人做分享,也幫助自己走進人群,
角媽也透過和人互動與幫助人的過程,自己心境上也變化了等等這些。
陪伴在她身邊的我,也好像領會了什麼。
最近我就一直想將邊緣人格這樣的形象,試著用描繪的方式,
來幫助自己與幫助大家,更加的理解這樣的人,究竟需要什麼,究竟在想什麼。
於是我也有跟著角媽在畫貼圖,以及畫了一些動畫作品。
當然,隨著生活前進,還是有一些事件在我們生活中發生,
我們依然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依然會有情緒爆出來的時候。
和邊緣人格相處,最讓人感到難受的,應該就是常常會跟著坐上情緒雲霄飛車吧。
不論是好的情緒與壞的情緒,都會飆得好高好高,
我過去曾經和角媽形容說我們的關係是「極大的快樂,必然帶來極大的痛苦」,
每次在邊緣人格極度爆炸時,在身旁的陪伴者的我心情也都是極度絕望的。
因為那些攻擊性的言語,句句針對我平時鼓勵或正向的話語來做反擊,
讓人聽起來就是「我平常所做的努力全都一起掉進深淵」的感覺一樣,那是強大的絕望感來襲。
但當事件結束了,我們常常會再回播一次錄影帶,
再一起重回現場,我也跟著角媽回到她憤怒的高點,
才漸漸明白與理解,我所承受到多少絕望,就鏡射了她內心多少的痛苦。
所以其實兩個人都是相當難受的。
要是從第三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故事,
應該都會像是在看電視上的人倫悲劇一樣。
「明明大家都沒做錯,都不是壞人,為什麼偏偏都要過得這麼痛苦。」
邊緣人格因為內在相當細微與相當敏感,
而且生活中事情又相當瑣碎,
所以一般人真的很難去理解與同理邊緣人格的感受,
而也是最近我和角媽的事件,又讓我想到了一個關鍵點。
角媽描述了她最近的一個狀態:
她最近狀態不好(前一篇文所說的空洞感事件),
也遇到我狀態不好(角媽最近開始練習同理心有了小成果就是也會同理我的狀態),
我們這兩天也因為有發生一些她敏感的事情而吵架,但我也覺得不能再透過逃避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事而沒有順著她,
她在家裡同時也遇到小孩的教養狀況,以及長輩的壓力,
心裡壓抑的東西沒有地方可丟,因為我狀態不好沒辦法化解她,在遇到她對於敏感事的要求時我也因為狀況不好,無法同理她的感受,反而說了一些更讓她覺得相當自責與不公平的話,
她那天就選擇什麼都順著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利被體諒,因為我狀況不好她覺得是她害的,那這樣即使她感到不安,我無法理解也是應該的,
所以她當天相當相當壓抑與難受,因為她覺得自己再怎麼痛苦,都沒資格也沒立場被理解與重視,甚至連說出來的資格都沒有,
直到晚上我下班前,我聽完角媽的不快樂之後,問角媽,晚上要不要買點甜的開心的?
她說「那就看你想吃什麼,」「你越快樂,我好得越快」。
就是這一句。
我突然想通了那個感受。
角媽長久以來所承受的,都是一種權威式的偏頗關係,
過去家庭的權威感,讓她覺得她沒有權利與資格說話,
失敗的戀愛中她也是以對方為重,一切都被對方的喜怒哀樂牽著走。
和我在一起時,因為我們歲數差距,我的經驗與話語都比較肯定,
也會形塑一種「以我的經驗來說,大家都是這樣,我沒遇過妳這樣的」這樣的態度,
來讓她覺得自己是弱勢。
加上邊緣人格的特性,情緒易失控,極度沒有安全感,
也讓她覺得自己很卑微,對人很抱歉(但又自己無法控制),
最終都讓她一直會覺得自己就是比所有人都低階的一個人,
這些自卑,壓抑的感受,一直都在打壓著她,讓她覺得沒辦法(或沒資格)好好跟人說話。
然而人還是要活著,她內心深處還是有追求自由與公平的心在燃燒著,
所以那個不公平感還是會激怒她,因為她很渺小,卻還是要活下去。
所以活下去的手段,就是用被壓抑許久爆炸出來的情緒,來對著這世界宣告。
這也就是為什麼邊緣人格總是有著這麼激烈的情緒,總是覺得自己得不到重視,也覺得自己永遠都是很孤獨會被遺棄的,因為自己就是一個總是傷害人,沒有資格被愛的壞人。
「我覺得我就像是一個仙人掌。」
角媽聽完我的分析,就說出了這個形容。
我就說「啊!就是這個!」
這個形容真的是太貼切了。
每個邊緣人格都像是一棵不希望自己身上有刺的仙人掌。
原本他們不是,但因為在無能為力的權威關係之下,
漸漸自我萎縮,失去主導自己人生的能力,
身不由己,無法作主,沒有發言權,所以沒有安全感,
過於渺小卻又想活得平等,
於是長出刺來,以刺防禦自己最最最基本的身而為人的需求,
將身邊的人刺得遍體鱗傷,
渴望愛,但抱她的人也會同時被刺傷,
她不想讓人受傷,卻控制不了已經長出的那些刺。
「我覺得我就像是一個仙人掌一樣,我根本就不希望我自己身上有刺,你抱我之後覺得很痛苦,代價很大,然後就開始指責我身上的刺,但我真的沒辦法,我想要愛,卻只能用要求的,但你很痛苦,因為你抱我你就會受傷,我根本就沒有權利被愛,被擁抱,被接納,因為永遠都是我害的,我害你受傷,我害你這麼痛苦。」
我說,所以這幾年,我就像是我們之間被蒙上了一個布簾這樣的生活著,
我以為妳是人,用以為妳是一般人的方式來對妳,卻往往讓妳受傷,而我自己也受傷,
因為妳不能信任這個方式,對妳也沒有幫助,沒有照顧到妳的心情,還把自己弄得都是傷,
要是我早知道妳外型是仙人掌,我就會更小心的體貼妳照顧妳,小心接觸妳,也不會把自己弄得滿手都是傷,還要怪妳。
角媽感到痛苦的時候常常嚷嚷著希望自己是一隻動物,覺得自己根本不應該是人類,不論是身為人類的自己,還是對待自己的人類,都使她感到痛苦,寧可自己身為動物而被人類覺得卑微也不要身為人類卻只能活得這麼卑微,
「所以我才討厭人類,但我喜歡動物,因為動物不會討厭我。」
每一個邊緣人格原本都像是你我一樣的一般人,
只是在長期不對等的關係下,心靈上起了變化,
我們只看外表,無從去分辨那些變化,也不懂那些變化
也因為外表完全看不出來,所以容易用不適當的方式來和他們相處。
過去角媽的不安全感與信任感,許多都依賴在「我不去做什麼」來達成。(比如不要騙我、不要隱瞞我、不要跟誰誰誰互動等等)
我曾經和角媽說,依靠著「不去做什麼」而擁有的安全感是不穩固的,
因為妳永遠無法知道未來有一天我會不會去做,
即便我給妳承諾,妳也無法完全相信,
因為妳知道人是會變的,我會不會有一天也變了?
結果也只能靠著「相信」,但那個「相信」還是很空虛。
轉化成今天的比喻。
那些不安全感就像是她們身上的刺(敏感部位),
一旦碰到了刺(做了那些敏感的事),刺就會發射出來刺向碰觸的人,
而發射完的空洞也會流血,所以等於是一種兩敗俱傷。
於是我說,妳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平等的關係,
一個妳從沒有過的平等的關係,
在這個關係裡沒有壓抑,沒有不對等,沒有勉強,沒有強迫,
我會用我的餘生證明給妳看,
我承諾妳未來我就是以這個目標來前進,
這個我自發的承諾,會比起妳希望我不去做到任何事,都還要來得強而有力,
因為這是我發自內心,而且我更有把握可以做到的事。
邊緣人格需要的是,
一個看到她們的真實樣貌(仙人掌),
而且還不畏懼這樣的樣貌,
還同樣願意體貼她們,包容她們,細心照顧她們,
而且願意幫助她們恢復成人形的一個關係。
這每一句話都是一個過程,
而每一個過程都是我們用極大的痛苦換來的覺悟。
——————————
延伸閱讀
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吃醋?多疑?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8427229?lang=zh-Hant&ref=gnsh_stickerDetail
#邊緣性人格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障礙 #境界性人格障害 #精神疾患 #精神分裂 #人格障礙 #人格疾患 #人格違常 #解離症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 #健康 #心理疾病 #邊緣性人格少女 #獨角動物 #獨角獸媽媽 #獨角獸爸爸 #角媽 #角爸 #邊緣人 #邊緣人格 #line #貼圖 #wunicorn #bpdgirl #bpd #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留言列表